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肝病专业委员会
肝脏健康

MedAl智能医药研究院
和肝癌风险人群打造的数字智能平台—MedAI肝病数字健康平台公益项目(MedAI-Hep)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和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委会和数字医疗专委会承办。
HBV感染是国人肝硬化、肝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我国是肝硬化(LC)、肝癌(HCC)高发和高死亡国家,其中有700万LC及数亿LC高危人群,包括约7500万慢性HBV感染、2.7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200万酒精性肝病和1000万慢性HCV感染者。不同病因肝硬化人群HCC的年发病率为1%~8%。
HBV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我国LC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所致者分别为77%和86%,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CC年发病率仍达1.5%~2.5%。此外,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CC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5~37倍,HBV还与家族史、合并感染等其他危险因素协同促进HCC的发生。
肝硬化和肝癌可防可治:早诊早治是关键
近年来,肝硬化的自然史和临床分期理念逐步在更新,其诊断及其评估手段、病因治疗、并发症管理措施和疾病预防方面也在不断取得进展。肝癌规范化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肝癌单细胞测序、空间组学测序和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等多种新技术应用使得肝癌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相关创新研究日新月异。
肝硬化和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多项研究证实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进展和肝癌发生率,早期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50%。研究亦证实肝硬化可逆转,在抗HBV治疗5年后,74%乙型肝炎导致的HBV-LC可被逆转,6年后100%逆转。即便进入失代偿期,只要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和并发症管理,相当部分LC患者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不再出现失代偿表现,即再代偿。
然而,我国肝硬化和肝癌风险人群诊断、治疗率不尽理想。对肝硬化和肝癌风险人群的诊断覆盖率缺口还很大,尤其是慢性HBV感染者的诊治。7500万慢性HBV感染者中,仅有24%的患者被诊断出来,15%的患者接受了治疗,与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病毒肝炎危害”的目标相去甚远。业内专家强调指出,扩大筛查范围,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是加速消除乙型肝炎的必由之路。
中国乙肝随访与临床科研平台(CR-HepB)
中国消除乙肝临床科研平台(MedAI-Hep)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慢乙肝注册研究平台,该平台于2012年建立,截止2022年12月31日注册病例312587例,最长随访时长为10年。平台采用数字化临床试验系统管理及存储数据,并不断引入新的采集技术如远程监查模式(RemoteSDV)、图像识别以及语义分析技术(OCR),以便实时质控及后期原始数据核查。
MedAI肝病数字健康平台公益项目(MedAI-Hep)
MedAI是国内领先的专病数字健康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即时、个性化和更便捷的方式来增强专病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的效率,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疗和健康管理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结果和生活质量。
依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和最新发布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全人群管理专家共识》,基于CR-HepB和数据库管理经验和研究成果,借助MedAI医疗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发起实施MedAI-Hep肝病数字健康平台公益项目,研发用于我国慢性乙肝患者以及肝硬化和肝癌风险人群疾病教育、风险评估、动态监测及全病程管理的数字智能平台,建立基于“医院-社区-患者”三位一体的创新管理模式,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连续性主动健康管理。
MedAI-Hep肝病项目旨在利用医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扩大HBV感染人群筛查、全人群治疗,实现慢性乙肝和肝硬化和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助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为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提供循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