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国内第一个针对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公益性大型真实世界研究,于2021年启动实施,由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发起,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委会担任学术指导,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为项目主中心医院牵头实施,全国100余家医院参加。项目旨在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索和优化抗病毒治疗方案,使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及早摆脱疾病困扰,让儿童慢性乙型肝炎应诊尽诊、应治尽治、早治早受益。项目计划纳入1900名儿童慢性乙肝患者,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患儿转归情况,为患儿提供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
萌芽项目实施以来,纳入了大量慢乙肝(CHB)儿童患者,也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和证据。依托“萌芽”项目,团队还搭建了一个专业的培训平台,培养并建立了一批专业儿童CHB抗病毒治疗的医生队伍,为更多慢乙肝患儿提供规范专业的诊疗服务。
儿童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研究(萌芽)项目启动仪式
据估计,2022年全球约有2.575亿HBV感染者,其中约560万感染者为儿童。与成人患者相比,儿童更容易发展为CHB。然而,CHB患儿的临床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复杂性,包括确定适当的治疗开始时间、选择合适的药物、确定最佳治疗剂量和疗程,以及将不良反应降至最低等。此外,针对乙肝儿童的药物和指南建议仍然相对有限。因此“萌芽”项目的开展旨在研究不同抗病毒策略对HBV感染儿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索与HBsAg清除相关的因素。
“萌芽”项目是一项在中国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NCT05792761),纳入了三种类型的HBV感染儿童,包括初治患者(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经治患者[既往接受过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正常的儿童。所有患者年龄均在3~18岁之间,HBsAg阳性,并根据本人或监护人的意愿接受NAs单药治疗或联合PEG IFNα-2b治疗96周。目前分析已完成48周治疗且有疗效数据的患者数据。
病例发表:低龄慢乙肝肝硬化患儿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获HBsAg血清学转换且HBsAb高水平
APASL2025丨“萌芽”项目阶段性数据公布:联合治疗儿童慢乙肝患者安全有效
HBsAg、HBeAg及HBV DNA高水平的免疫活动期低龄慢乙肝儿童经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夺金
AASLD中国之声丨张鸿飞教授:“萌芽”项目中期结果揭晓——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策略为儿童乙肝临床治愈点亮希望
APASL2024丨张鸿飞教授团队:儿童慢性乙型肝炎可实现临床治愈——病例分享
AASLD中国之声丨张鸿飞教授团队:中国“萌芽”项目最新阶段性数据公布,帮助慢乙肝儿童追求临床治愈
萌芽项目最新阶段性数据获2023年AASLD年会摘要收录
HBeAg阳性慢乙肝儿童患者积极联合抗病毒治疗追求临床治愈,成功夺金
【临床治愈集结号】(含视频)一例儿童慢乙肝患者联合抗病毒治疗先获HBsAg清除,再获HBeAg清除
APASL2025丨“萌芽”项目阶段性数据公布:联合治疗儿童慢乙肝患者安全有效
AASLD中国之声丨张鸿飞教授:“萌芽”项目中期结果揭晓——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策略为儿童乙肝临床治愈点亮希望
深圳市三医院获批“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
APASL 2025丨慢乙肝临床治愈率超30%,为全球提供乙肝治愈“中国方案”
AASLD中国之声丨张鸿飞教授团队:中国“萌芽”项目最新阶段性数据公布,帮助慢乙肝儿童追求临床治愈
让乙肝儿童的美好未来突破阴霾, “萌芽”项目年度总结会在成都召开